28 | 0 | 1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内部人控制是与现代企业制度俱生的,是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产物.内部人控制问题与内部人控制不同,后者与所有者监督不力相关,它是股东与经理利益不一致的结果.在我国现阶段经理市场建立和银企关系理顺之前,抑制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培育一个新的制衡力量,替代国家主体,成为第一大实力股东.
Abstract:[1]Barle,A.A.and Means,G.C.1932:”The Modem Corporation and Private”,New York.Macmillan.
[2]Moerland,P.W.1995:Altemative Disciplinary Mechanisms in Different Corporate Systems,Joumal of Economic Behavior snd Organization 26,17—34.
[3]费方域,l996:《控制内部人控制》,《经济研究》第6期.
[4]张维迎,l996:《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l995年.
[5]青木昌彦、钱颖一,l995:《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
[6]郑红亮,1998:《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10期.
[1]湘物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理论。见拙作(论知识经济下的分配),(金融时报),IWeHll(5)。
【2]人力资本力何物?在企业经营中,它是经营者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信息处理、经营管理。创新等解决经营不确定性的能力,
是经营者知识的凝男利结晶。见周其仁(‘’控制权回报”和“企业家控制的企业”),(经济研究)lop年第5悯。
[3]特别提及的是,我们不能忘记’‘入力资本股俗’分配方式在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中的贡献。其依据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比较收
入”太低,激化了经理人员在职位时谋求自我利益。人力资本股份化后,企业经理与股东有更加一致的目标。分配体制也是公司抬理的组成部
分。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279.21
引用信息:
[1]李华民.立足我国实际 创新公司治理[J].华南金融研究,1999(02):71-73.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