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
基于银行网点分布数据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工商注册登记数据,构建地理结构层面的民间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研究民间金融机构围绕银行的聚集分布会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发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地理聚集能够缓释银行信贷风险,即银行周围分布的民间金融机构数量越多、资本规模越大,银行信贷风险会越小;银行信贷风险缓释的有效性依赖于银行贷款结构和地理距离,银行贷款业务中更多的小微贷款占比、民间金融机构和银行之间更近的地理距离能够疏通民间金融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银行竞争力较弱且金融监管更严格时,民间金融能发挥更有效的风险缓释作用。基于此,应加大对民间金融的政策支持,鼓励民间金融与银行共生发展;制定监管条例以严格约束民间金融的业务边界;建立民间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695 | 1 | 22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蔡庆丰,陈熠辉,林焜.信贷资源可得性与企业创新:激励还是抑制?——基于银行网点数据和金融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J].经济研究,2020(10).
方意,邵稚权,陈经华,张锦楠.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监测框架研究[J].学习与实践,2020(9).
李春肖,田盛丹.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基于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视角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2023(4).
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J].金融研究,2010(4).
李健,卫平.民间金融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15(5).
李志生,金凌,孔东民.分支机构空间分布、银行竞争与企业债务决策[J].经济研究,2020(10).
潘彬,杨鑫,肖继宏,文凤华.民间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8(3).
潘敏,魏海瑞.提升监管强度具有风险抑制效应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5(12).
王彦超,林斌.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J].金融研究,2008(3).
徐现祥,刘毓芸,肖泽凯.方言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报,2015(2).
张博,胡金焱,马驰骋.从钱庄到小额贷款公司: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持续性[J].经济学(季刊),2018(4).
戴美虹.金融地理结构、银行竞争与营商环境——来自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和企业失信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22(5).
胡金焱,张博.民间金融、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8).
李青原,陈世来,陈昊.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来自资管新规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22(1).
廖冠民,宋蕾蕾.非正规金融与资源配置效率[J].经济科学,2020(3).
刘冲,郭峰.官员任期、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银行信贷风险[J].财贸经济,2017(4).
盛斌,王浩.银行分支机构扩张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基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2(2).
谭德凯,田利辉.民间金融发展与企业金融化[J].世界经济,2021(3).
王京滨,李博.银行业务地理集中是否降低了金融风险?——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21(5).
张博,范辰辰.文化多样性与民间金融:基于方言视角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8(7).
张娜.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分析——基于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9(2).
Allen F.,and M.Qian,J.Xie,2019.Understanding Informal Financing.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39(C):19-33.
Ayyagari M.,A.Demirgü?-Kunt,and M.Vojisla,2010.Formal Versus Informal Finance:Evidence from China.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3(8):3048-3097.
Degryse H.,L.Lu,and S.Ongena,2016.Informal or Formal Financing?Evidence on the Co-funding of Chinese Firms.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7(C):31-50.
Linton K.C.,2008.Access to Capital in China:Competitive Conditions for Foreign and Domestic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 Economics,1:27-49.
Petersen M A.,and R.G.Rajan,2002.Does Distance still Matter?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Small Business Lending.The Journal of Finance,57(6):2533-2570.
Floro M.S.,and D.Ray,1997.Vertical Link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1):34-56.
(1)考虑到注册资本很小的民间金融机构实力弱,影响有限,本文分类别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中注册资本金小于10%分位数的样本进行剔除。
(2)跨区域经营的银行以总行所在城市为准。
(3)篇幅所限,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格被省略,如有需要和联系作者索取。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832.4
引用信息:
[1]苏帆,许超.民间金融地理聚集与银行信贷风险缓释——来自机构地理分布数据的微观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4,39(05):83-97.
基金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