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农业协定》将世界农业贸易纳入到多边贸易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但该协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缺陷,需要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进行改革和完善。发展中国家成员开始凭借联盟的力量,以更为积极主动的立场参与新一轮谈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定规则促进广东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力求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形成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农业贸易规则。
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老龄健康公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年龄、配偶与收入是导致老龄健康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了老龄群体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但未能改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公平现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老龄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对于提高老龄群体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效果则不明显。建议合理分配城乡医疗资源,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同时鼓励和支持家庭承担老年照料责任,以提升老龄健康水平、促进老龄健康公平。
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法、泰尔指数法和随机效应回归分析,深入研究了银行在2007~2012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及相关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股份制银行的综合融资能力为行业头筹,且银行业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各银行综合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银行种类,说明制度壁垒严重地限制了各银行的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则表明,资本属性、是否上市、经营区域和人均GDP增长率、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显著地影响了银行的综合融资能力。
通过建立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决策行为模型,并使用中国53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参数化回报函数,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资产规模和银行风险分别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的设置;资产流动性、银行资本和政府股权分别会促进和阻碍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省外异地分行,但对省内分行的设立没有显著影响;而外国战略投资者会阻碍省内分行的设立但对省外分行的设置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的设立受到正的学习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影响。
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产品的对比,分析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独有特征和其他基金不可替代的优势;交易所交易基金诞生后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具有的借鉴意义。
运用SCP范式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保险业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业规模经济未实现,与寡头垄断格局并存背景下的有效竞争受到长期抑制;二是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低。为确保市绩效持续、稳步提高,既要增加保险业的投资数量,更要加强对保险业偿付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监控。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中国银行业2000~2006年包含不良贷款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得出,在平均意义上,考虑不良贷款后,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多,中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提高并且效率值变化近似于V字型;在最大化减少不良贷款和投入同时增加好产出时得到的效率值较高;中国银行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但从长远看,规模效率有上升的趋势。
对保险业实施全方位的严格监管 ,不仅是我国保险市场现状的要求 ,也是我国保险业进入WTO的需要。在严格监管模式下 ,保险监管当局承担着繁重的监管任务 ,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一个层级完善健全、拥有相当数量监管员的组织体系。在地市级设置监管派出机构 ,并以此为监管落脚点 ,以省会派出机构为监管重心 ,以保监委为总体调控 ,构成“小 (监管执行 )—大 (监管操作 )—小 (监管决策 )”规模形式的监管组织体系应是最佳选择。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度(信誉)的一个重要体制性特征因素。在中国,央行独立性受到政治基础结构、司法独立性、经济金融基础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制度结构方面的现实约束,即便照搬西方国家经验在立法层面确立央行独立性,这种外生的法定独立性也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实践准则;在当下的中国要改善货币政策可信度,不能期望进一步提高央行独立性来实现,而应寻求其他路径。